幼兒園
課程與教學

DR. MARIA MONTESSORI

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

I SAW IT, I FORGOT,
I HEARD IT, I REMEMBER,
I DID IT, I UNDERSTAND.

我看到了,我忘記了;
我聽到了,我記住了;
做過 了,我 理解 了。

認識蒙特梭利教學

基於「幼兒有自我教育的天賦」及「智能可以改變」的發現,以教具為媒介,強調幼兒自發性的自我學習、自我成長。

- 每項教具透過正確示範,讓兒童親手操作,在重複練習中與指導員的協助下,獨自經驗整個學習歷程,建構其心智。

- 蒙特梭利教育課程包含動作教育、感官教育、語言與知識、自由、書寫、閱讀、做算術及品德教育等八項。

- 蒙特梭利教學又依其目的將他們歸納為以下五大領域:
一、日常生活教育
二、感官教育
三、數學教育
四、語文教育
五、文化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

感官教育

數學教育

語文教育

文化教育

生態教育

多元課程

戶外活動

生態觀察

日常生活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區對於訓練幼兒大小肌肉動作的手眼協調能力,有一系列的環境與規劃提供給孩子。協助孩子奠定自理能力“獨立“態度的生活基礎。
1.動作教育
2.照顧自己
3.照顧環境
4.生活禮儀

感官教育

0-6歲是感官最敏銳的時期,孩子藉由五覺(視聽嗅味觸)練習的直接操作與親身體驗中產生概念,這些概念也是往後認知能力(如大小長短粗細等)的基礎。

數學教育

孩子從感官教具的操作過程中,培養不斷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幫助數學敏感期的提升,進一步對數學產生極大的樂趣。引導孩子從具體的重複操作過程中,輕鬆且自然循序地獲得〝數和量〞概念,進而進入加減乘除四則運算。

語文教育

聽說讀寫是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孩子語言發展其詞彙領域的擴充與聽覺能力的訓練對兒童爆發良好的語言,〝聽說〞能力有絕對的關係,此外強調以肌肉記憶為主的運筆練習(寫)及敏銳孩子的視覺能力(讀)的工作,無形中也預備孩子〝讀寫〞的能力。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立足於人類的大環境,目的在培養幼兒的世界觀、宇宙觀,能參與所處的自然人文環境,進而知道如何尊重別人,愛惜生命,關懷宇宙生態。

生態教育與生態觀察

探索與學習自然界中的昆蟲與動物,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力,建立與自然互動的正確觀念,保護、愛護大自然。

多元課程

音樂活動:陶冶孩子的音樂賞析,節奏韻律的練習,藉由身體自然的律動、遊戲過程,享受學習。

建構積木:以積木教材多方引導,訓練孩子的大小肌肉發展、手眼協調性,培養敏銳觀察力,激發想像力與創意。

戶外活動

校園有草皮空間、專屬沙坑、遊具,附近有公園綠地,寬廣的活動空間讓孩子們自由地奔跑。